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:“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,加强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教育,弘扬中华传统美德,弘扬时代新风。”其中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被称为“四德”,主要内容包括:
社会公德
文明礼貌
助人为乐
爱护公物
保护环境
遵纪守法
公德是指与国家、组织、集体、民族、社会等有关的道德。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层面,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进行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。遵守社会公德,是对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。
职业道德
爱岗敬业
诚实守信
办事公道
服务群众
奉献社会
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,是职业品德、职业纪律、专业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,它通过公约、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某些方面加以规范。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,又是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。
家庭美德
尊老爱幼
男女平等
夫妻和睦
勤俭持家
邻里团结
家庭美德属于家庭道德范畴,是指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。家庭美德的规范是调节家庭成员之间,邻里之间,家庭与国家、社会、集体之间的行为准则,也是评价人们在恋爱、婚姻、家庭、邻里交往中的行为是非、善恶的标准。
个人品德
讲良心
讲道德
讲团结
讲贡献
讲品味
个人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,是一个人在其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、一贯的道德特点和倾向。个人品德既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,也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的认识、选择以及实践的结果,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个性化的道德特质。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诉诸个人品德。